顯示具有 社會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社會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8年5月18日 星期日

誰是資本主義社會中真正的主人?

因為父母的關係,我自小便認識不少生意人,不久我便想通了:原來生意人表面看來像是八面威風,但根本是金錢/市場的奴隸,再想深一層,其實在資本主義社會 中,沒有人是自己真正的主人,只有錢或市場定律才是社會上每個公民的主人。因為生意人只是在用錢消費時比其他人神氣,然而你卻不是他唯一一個客人,你不光 顧自有下位客人光顧,所以他們可以真正神氣的時侯其實很短。另外,生意人的金錢一定是來自其他人,為什麼其他人要讓生意人賺他們的錢呢?是不是他們的錢非 要給這一個生意人賺不可呢?而當生意人要賺他們的錢時,難免要悲躬屈膝,神氣不來,除非市場是被壟斷。因此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由由資本的多寡建構出最常見 的主從關係,但是再大的資本家都不可能時時刻刻做自己真正的主人,他需要顧客更需要員工去工作,結果是整個社會沒有一個真正的主人,每個人最多可以做自己 五分鐘的主人。這就是資本主義社會!

2008年5月13日 星期二

脫髮有罪?

這次被我嘲笑的廣告不是來自電視,來自報紙;同樣亦是邏緝的問題。男子脫髮會不會影響自我形 象及人際關係呢?依某廣告的調查研究,男子脫髮會被其他人認為脫髮會惡性影響脫髮者的人際關係,其他人會認為脫髮的男子的人緣差。好了,記得中六讀的英文 應用科強調意見和事實的分離,其他人以為你怎樣怎樣是他們的意見,不代表什麼事實。因此其他人認為脫髮的男子的人緣差,不代表脫髮的男子本身的人緣差。是 不是在後現代世界,意見就是現實?客觀性不存在,所以所有的事實都是代表了一種意見而已?

想深一層, 就算在後現代世界,意見可以當成一種事實,但其他人認為脫髮的男子的人緣差,只可以勉強代表「在其他人心目中脫髮的男子的人緣比較差」這一個事實,如何從 「在其他人心目中脫髮的男子的人緣比較差」的論述跳到「脫髮的男子覺得自己人緣比較差」或「脫髮的男子的人緣真的比較差」的結論?內裏是不是隱含了「其他 人的意見就代表我的現實」或「其他人的意見就代表我的意見」的奇怪邏緝?
前者,是賣廣告的人頭腦不清醒,還是在乘機開闊讀者的眼界,讓他們了解心理學中的「我不是我,亦不是自己以為的我,而是我以為其他人以為的我」?但是心理學卻沒有說:其他人心目中的我就是我。 後者,「其他人的意見就代表我的意見」,亦是香港常見的「主流主義」思想模式,香港人是凡事沒有自己意見的,只有「他/她認為是主流的意見」就代表了是自 己的意見;甚至進一步,自己的意見就是自己。因此,「主流主義」以為廣告交代的是顯而易見的常理:脫髮的男仕人緣一定不會好的哪裏去,因此猜想大部份香港 人都是這樣想,因而形成了自己的意見:脫髮的男仕人緣一定不會好,所以要快快依廣告的指示去解決脫髮的問題。
不知是不是廣告還要讀者深入思考哲學/心理學中的我的定義的問題?我是什麼?我是我執?我執是我?我是我的意見?我的意見是我?我是他人的意見?還是他人的意見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