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HKCEE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HKCEE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9年7月30日 星期四

請傳媒停止把10A狀元會考生當成新聞!

作者2007年寫去南華早報及香港虎報的電郵。

編緝你好,
現在是香港中學會考放榜,我寫信來希望貴報不要把拿10A狀元的消息來充塞頭條,因為如此的頭條會對香港社會做成相當不良的影響。自1997年以來,香港教育署不是年年都提倡「求學為求知,求學不是為了求分數」,但是不少的香港傳媒都懶理香港教育的新宗旨,照樣每年硬銷一次10A會考生的神話,但沒有考慮到這到底代表了什麼意思呢?這是不是說這班10A會考生都是香港社會的中流抵柱,所以香港社會不可能沒有他們一直以來對香港的貢獻呢?這是不是說一向以來都這班10A會考生都是在不斷改善香港的政治/經濟/社會環境?這是不是說一向以來都這班10A會考生都會飛黃騰達,個個都成富商巨匱,舉足輕重,成了香港不可或缺的人材?但是恕我孤陋寡聞,我甚少留意到報紙及傳媒在製造完這些三分鐘英雄後有什麼跟進,去檢視一下到底這10A會考考生的會考結果和在現實社會的成功到底有幾多的關係?
如此一來,傳媒/報紙只製造三分鐘明星而不求甚解,只會加深香港的功利理性主義: 讀書不是為求知識、不是為了不惜一切發掘真相,不是為向自己的理性誠實,而只是為了用任何手段得到成績表上的A,愈多愈好。試問在如此的氛圍下,香港怎可能產生出像陳易希及霍金博士之類的出類拔萃的人材,令人類的科學及文明大步向前邁進?
所以,我希望貴報盡一個知識份子的良心,不要再傷害反智香港的智性發展了。

謹此敬上
一關心時事的香港市民

2009年5月21日 星期四

為什麼我沒有要求教育署重新評分?

本來我在1993年時在會考的英文科得到了D,但我不服想要求重新核卷,因為心理學一向是我最大的興趣,而會考的英文閱讀理解出的又是心理學的內容,因為多看心理學書的緣故,英文我一向是一流,後來我的美國朋友也同意此點,何解我肯定9成答對的只有D而不是C?
後來,我細心想了一下,要求教育署重新閱卷所需的$500我是可以負擔的,但我信不信任教育署既不透明、亦不公開的重新評分程序?我怎樣知道教育署評分的人不會官官相衛呢?因為評錯分是一件很失面子的事,而且公務員一般都怕留下一個曾做錯事的記錄,我又不是參與其中,你叫我憑什麼相信閱卷員的良心?
過了十多年後的今天,據我所知,仍未有透明及公開的重新評分程序,任何考生仍然沒有權利去參閱他/她的考卷,讓考生了解自己錯在哪裏,從而學習改進,如此的考試除了要考生學習盲目相信教育署之外,考生還學習到什麼知識?
將來的新課程要考沒有標準答案的通識,在互聯網資訊爆炸的今天,香港教育署的作風封建、保守、專制如故,香港學生學習到的會是通識?還是一班和年青人已經脫節的教育署評卷員的世界觀呢?還是學會要順從香港反智社會的主流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