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經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經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8年9月17日 星期三

物質主義的心理現實

香港式的物質至上主義其實在心理學上已經被證偽,因為不少研究指出,人的快樂並不是和物質的豐富程度直接掛釣,基本上,愈有錢愈快樂的說法並無具體事實證 明。而以整個國家為標準的研究,也反映不出物質的豐富程度和主觀的快樂感覺有什麼直接關係,其中最箸名的例子是亞洲窮國不丹,快樂指數是在世界上首屈一 指。其實,想一想,如果人的快樂並不是和物質的豐富程度直接掛釣,則我們可以推論出經濟繁榮國家的人民一定生活得比經濟落後國家的人民快樂(因此美國是世 界最快樂的國家!),而這個國家經濟繁榮的時侯,人民一定生活得比經濟蕭條時快樂。拿香港做例子,因為每年都有經濟增長,因此97年以後的香港一定比97 年前的香港快樂,但這顯然不是事實。
香港式的物質主義思想的最大問題是把心的運作物質化,一切以可以比較的數字來衡量,而又把心理運作過分簡化,心理運作之所以稱為心理,明顯因為它的運作是 多小獨立於物質層面之外。心理不是簡簡單單的運算及程式條件式: a:快樂, -a:不快樂,如果人的心理是如此簡單的話則人類亦不可以成為萬物之靈。我想問題是經濟學的思想未成熟,過份把人的行為簡化,而某些香港人,不想動 腦思考,因此便用一些最簡單的方式來運算來代替思考。
快樂的本質是什麼?我這裏只能猜想和腦神經的運作模式有關,但是這個運作模式亦是可以變的!

2008年6月5日 星期四

我的新中國主張

中華文化世界複興運動,致力重建中國的唐朝盛世,以知識文化的生產力來令萬國來朝,四方臣服。中國就是中華文化。

國策:

社會政策:
發展公民社會,國家除外交、軍事、建立標準、保護人權外,其他只是佔輔助角色,目標是輔助民間組織公民社會,即一切由民間自行管理。實現「無為而治」的政治理想。

能源政策:
全面開發另類能源(Overunity),用能源建構智力經濟,豉勵人民進行有意義的活動;關閉全國油丼,自毀東海油田,帶領世界進入新紀元。亦豉勵各國仿效。

經濟政策:
以GDH:快樂指數 及 GDE:整體環境指數 輔助 GDP 來衡量各省政績;
政策目標在於十年來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達到香港水平;
各盡其力,各取所需,公平競爭

外交政策:
1. 向穌聯討回江澤民出賣之國領土;
2. 向印度討回中共出賣之中國領土;
3. 向Vitenam討回中共出賣之國土,如不放棄專制,將由中國託官直至成立民主政權為主,中國人自由出入該國;
4. 出兵佔領釣魚台;
5. 與南韓合作解放北韓,中國人自由出入韓國;
6. 如老撾不放棄專制,將出兵攻佔,將由中國託官直至成立民主政權為主,中國人自由出入該國;
7. 要求印尼及東南亞各國為它們以前的歧視華人政策道歉、賠償;
8. 放棄能源外交,改以文化外交,以該國對中國文化的友善程度來定調。
9. 最終目標是建立以中國文化為主導的全球統一的人道主義政府(Universal Humanist Nation)。
10. 除犯罪份子之外,中國政府不監視任何境內外中國人,只監視外國人。
11. 將用外交及間碟手段迫各國政府交出潛逃貪官侵吞之國家資產。
12. 全中國行自由民主時,以正統中國文化來號召台灣回歸,因為台灣有份建立新中國,自無理由拒絕回歸。

國民政策:
以文化認同為法律上的身份主軸,任何認同中國文化,經測試合格者,及願意在中國生活的人都可以成為中國公民。任何對中國文化有重大貢獻人仕,可成榮譽市 民, 有免稅優待。中國人以知識及文化分等及,創造及生產知識及文化者最高級,其次為改良及研究知識及文化者,再其次為使用知識及文化者。

宗教政策:
1. 中國是宗教自由國家,國家不管理宗教,但教會必須納稅、公開賑目及不可以歧視其他宗教的人,不可以強迫他人入教,否則沒收一切財產。教會的財產不可以自由買賣,教會可成立政黨;
2. 在全國中小學,自然哲學、科學是必修課程,不合格不可畢業;
3. 在全國中小學,加入釋、道、儒為文化課程,不合格可專修一科宗教;
4. 中國官方可以以文化為由支持釋、道、儒的發展。
5. 國家憲法規定,任何宗教不得違反人權。

法律政策:
豉勵以有效及有創意的方式代替懲罰,避免惡性循環,寧縱無枉;豉勵罪犯自辯,以理服衆,減低法律費用及律師的剝削。

政治組織:
行半聯邦制,即中央和各省的關係可以每屆(四年)選舉調整一次,省份的自治程度愈高,需上繳比例較高的稅款,不會在少數民族地方駐軍,不會在城市駐軍,全部行最高程度的自治,不會強行遷入漢人。設監察院,查核各省行政。

軍事組織:
民兵制,全國男子均需參加軍事/體育訓練。軍政分家,動用軍隊需議會及總統授權,地方治安由當地警察負責,中國軍隊絕不隨便進入任何中國城市,亦不會駐在任何城市內。軍費由地方及中央分擔。

學術政策:
真材實料,國無虛銜,創意為先,不盲目跟隨外國主流(尤其是美國),發展本土學術。

2008年5月27日 星期二

清潔工人勞力何價?

我經常看見商場的清潔工人竟然在人潮熙來纕往的時侯努力洗地,真不明白這些負責清潔的承包公司是怎麼想的?為什麼廁所的清潔工人可以關閉廁所來清潔,而商 場的清潔工人卻不可以?很簡單,因為關閉商場會影響商戶的生意,直接打擊商場產權擁有者的盈利;但是,關閉廁所只會令一部份光顧商場的客人不方便,不會直 接影響商戶的生意,更間接打擊商場產權擁有者的盈利。客人間竭性的生理需要,當然不及商場產權擁有者的盈利重要。對於商場產權擁有者來說,你只是其中一件 協助他們賺錢的物件,只要你肯繼續付錢消費,你的整體感覺並不重要。他們同時以為,商場的清潔其實並不重要,不過廁所不清潔,客人會留意到;但是地板應該 比較少人注意,所謂清潔,不外乎是做過樣子,去理實際清潔效果好不好是不切實際的,當然,就更加不會想因此而浪費的食水做成的反效果,因為如此的清潔方法 只會愈弄愈髒。就是為了爭分奪秒,多賺幾分鐘的錢,破壞不破壞環境,商場產權擁有者是不會去想的問題,商場產權擁有者的社會責任只是納稅。社會只要有錢自 然什麼問題可以解決?任何污染亦可以「還原」!
不過,話說回來,清潔工人亦不是沒有想到這一點,不過既然是資本家要求的,天下無不是的顧主,自己只要做過樣子是在「工作」,則薪金可袋袋平安。環境保護 是十分遙遠而抽象的問題,輪不到我去管去理,他/她當然想不到,因為資本家可以用金錢來減低破壞環境對自己的損害,就算是最差的情況亦可以一走了之,受傷 害最終是時薪不到二十元的清潔工人!
其實是不是可以每天只關閉商場半小時而清潔一次,以收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更讓顧客人感受商場不單單只關心他們的荷包呢?是不是長遠而言可以改善商場的環 境?是不是遠較抽獎和舉辦各種大型活動來得親切、自然?香港的資本家是不會如此想的,因為「現實」的香港人只有現在、現在和現在!

2008年5月18日 星期日

誰是資本主義社會中真正的主人?

因為父母的關係,我自小便認識不少生意人,不久我便想通了:原來生意人表面看來像是八面威風,但根本是金錢/市場的奴隸,再想深一層,其實在資本主義社會 中,沒有人是自己真正的主人,只有錢或市場定律才是社會上每個公民的主人。因為生意人只是在用錢消費時比其他人神氣,然而你卻不是他唯一一個客人,你不光 顧自有下位客人光顧,所以他們可以真正神氣的時侯其實很短。另外,生意人的金錢一定是來自其他人,為什麼其他人要讓生意人賺他們的錢呢?是不是他們的錢非 要給這一個生意人賺不可呢?而當生意人要賺他們的錢時,難免要悲躬屈膝,神氣不來,除非市場是被壟斷。因此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由由資本的多寡建構出最常見 的主從關係,但是再大的資本家都不可能時時刻刻做自己真正的主人,他需要顧客更需要員工去工作,結果是整個社會沒有一個真正的主人,每個人最多可以做自己 五分鐘的主人。這就是資本主義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