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我一直不以為中共會給香港真正自由開放、公平而不受干預的普選。如果現在不爭,2017說不定就是愛國愛黨愛基督人仕和愛國愛黨爭立法會議席,泛民主派在香港親共勢力的大包圍下日削月削,近乎煙沒,有普選又如何?你想在蔡志森及曾鈺成之間揀一個嗎?
中共回應方式有四:
1. 忽略、淡化:
既然泛民主派要炒大2012普選議題,最低成本的方法就是完全忽略,完全不參與泛民主派的政治遊戲,就如民間特首選舉,讓功利現實的香港人在熱情過後,心安理得地淡忘,不玩遊戲就不會輸,要是中共可以令全部補選泛民主派都在沒有任何競爭下自動當選,是次補選變成變相公投的意義就盡失。只不過政治加上普選是敏感事情﹐就算可以令民建聯及其友好不去參選,但是極難保證皇帝唔急太監急的情況出現,一些想搏上式的年輕愛國人仕籍此爭取曝光及累積政治資本,他/她不需要羸,只要有「硬撼泛民主派政治明星」的勇氣,拿到10%的選票都會羸得親中共派市民的歡心。到時中共如果不暗中支持,就會打擊親中共派市民的士氣,特別是極力爭取的年輕一代,中共如果暗中支持,就破壞了不參與、忽略的總路線。
2. 積極參與:
務求證明給香港市民看普選是無需要、無迫必需要、是為政治而政治、是無聊炒作等,主要是反客為主、反守為攻,打破一向泛民主派在選舉中的優勢,打沉泛民主派士氣,以便將來可在2017前令泛民主派完全失去政治能量及魅力。這會是中共以澳門式治香港、或香港星加坡化的牛刀小試,看準泛民主派只有一個賣點,政策研究貧乏,地區資源不足,於是便推銷大量另類觀點,利用香港人盲目信任專業人仕的心態,借他們從經濟、政治、社會去解釋2012普選可以帶來的壞處,賣點當然是要夠新及有可信性,因此必須在短時間內從事大量的學術研究工作,以及用大量的非傳統渠道來製造輿論。務求令香港市民一時面對大量似是而非的觀點,如入五里霧中不知方向。不過,中共如此作,就要冒非常高的失敗風險以大量當時難以預計的因素(如國際事件),而且把HKSAR作為中共國及香港防火牆的作用破壞,輸了如何有面子管治香港? 贏時更會把全部泛民主派推向走激進路線,為社民連背書,最怕的是香港普選議題滲透到中共國,引起民主熱潮,引爆中共國的民怨。
(基督右派努力把民主化成民綷,其中一作用是令香港市民害怕民主化會由道德塔利班當權,打擊無宗教信仰者的民主熱情。)
3. 轉移視線:
香港任何新舊問題,不論老中青都會被親中共的傳媒拿出來大量炒作,務求令市民惶惶不可終日,再沒有心情去理2012普選議題,目標是令投票率奇低,最好是只有10-20%,勝敗都不代表香港民意。問題是香港傳媒一向以煽情誇大見稱,老香港的已見過世面,新一代就不太相信傳統媒體,這些雞毛小事最多每次吸引一部份不同的受衆一段短時間,更有一些市民會嫌這些東西悶、政治就精采得多,另外如何令它們有如電視劇持續數星期也是一大難題,時間一久,市民追看的熱情就下降。看來除非是一天一援交被殺、一天一富豪爭產、明星一天一吸毒,否則難以奏效,因為香港的傳媒也會爭取自己最大的政治/經濟利益,其中一方法為陽奉陰違,中共很難事事掌控。
4. 極力煽動泛民主派內訌:
因為不是立法會全部泛民主派總辭,所以誰留下誰冒險就極具爆炸性,留下的可以被人罵貪生怕死、和稀泥、不思進取,冒險的雖然未必可保住議席,卻可贏得民主英雄、捨己存大義之英名,在下次選舉東山再起,各黨派在立法會佔的議席數量不同,支持者的政治立場也有分別,而哪一派最能動員選民投票也是未知數,於是中共就可以利用親中共的傳媒來舖天蓋地散播泛民主派黨內不和的消息,以泛道德主義的思維把它們各人各派都描繪成只為自己的政治利益設想而不考慮泛民主派的整體政治前途,故意忽略了泛民主派本來除2012普選外就不應有共同的立場,否則何須分成數黨來參選? 再者,就是泛民主派內也有宗教(黃成智)vs.世俗(梁國雄),左派vs右派之爭,要統合它們在同一戰線,除了深重的危機感我就想不到有什麼好方法。
中共用這方法,目的是令此計劃胎死腹中,無法實行﹐如此就避了以上123各自的缺點,似乎是它最佳的選擇。
2009年8月5日 星期三
中共回應五區總辭的策略
標籤:
2012,
中共國,
公民黨,
民主,
民主黨,
泛民主派,
社民連,
香港政治,
普選,
街坊工友服務處,
Communist China,
Hong Kong Politics,
legaue of social democrat,
universal suffrage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