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6日 星期五

無意識和潛意識之辨

無意識和潛意識,是我思想史最早的語義學和心理學問題,對我有特殊的意義。
我在當時看的不少心理學書,都是用無意識來代替潛意識,其實兩者同樣是代表弗洛伊德提 出的unconscious,即意識上不清楚、不知道的事,但我以為潛意識比中文心理學書常用的無意識較為合理。因為依我的慨念,無就是虛無,什麼都沒有 的意思,是不存在的東西,如此說來無意識的意思是不存在意識的狀態.如果意識不存在即人腦的活動終止,亦即是死。活生生的人,他/她的意識怎可能終止呢? 就算他/她是在作夢/不清醒的狀態,但是他/她依然可以察覺自己的存在,因此人不可能會有無意識,只可以說是進入了潛意識。潛意識是清醒意識之外的東西, 但是潛意識本身不是意識性質的否定:無意識,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的人的意識流本身一定是連貫的,正如生命是一個整體一樣。因此潛意識只可以說是包含在意識 以內,卻不一定被意識察覺的東西,它一定是和意識流連貫的。
為什麼中國人喜歡用無意識而不是潛意識呢?似乎是中國人的習體潛意識中,意識被割斷成兩個狀態,一個是清醒,一個是不清醒,清醒和不清醒的東西自然是截然 不同,所以潛意識不能算屬於意識的一部份。因為潛意識的性質和清醒意識相反,兩件相反的東西,怎可以同時兼容在同一個心靈空間內?因此,清醒意識是意識, 非清醒意識不是意識,是意識以外的空間,是神怪活動的世界,「子不語怪力亂神」,和常人生活的世界有所不同。
由此思路出發,可以看出心理分析學的一個潛在的邏緝問題,無意識是意識以外的東西,它之所以在意識以外,一來可能是被意識刻意驅逐,另外可能是它本身的性 質是不容於意識之內,但是意識作為有一個有連貫性及內在邏緝的整體,如何可以包容性質是不容於意識之外的東西而它自己又不分裂呢?例如在文字的認知過程, 由螢幕的一系列光暗到組成有規律有意義的字,有幾多是在我們意識範圍內呢?我的猜想是,可能當我們年紀還小的時侯,由於在神經心理學中的發展階段,是可以 清淅的感知整個由刺激到形成觀念再分析的過程,後來為了避免浪費神經系統的資源,又或者是受某進化規則的限制,這些「無聊、硝碎」事慢慢被移到意識以外, 最後變成不知不覺,即成了我們的潛意識。潛意識發展到這地步,到底還算不算是意識的一部份呢?如果純以覺知的意義去看,潛意識當然是意識不可或缺的一部 份,但是如果以意識一定是包含思想/理性抽象分析過程去看,潛意識只是提供資料給意識,是意識的起點,則到底潛意識應不應算是意識的一部份?

沒有留言: